EN

0571-87061501

当前位置: 首页> 杭州考点新闻>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来浙大妇院考察

发布时间:2017-11-23

1120日下午,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代表洪腾博士(Babatunde Ahonsi)、助理代表彭炯先生,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刘鸿雁副主任、项目管理室蔚志新主任一行四人来浙大妇院考察助产士工作进展,为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八周期生殖健康项目提供工作思路和建议。浙大妇院副院长程晓东,产三科主任罗琼,护理部主任、助产士分会主任委员徐鑫芬,大科护士长马冬梅,分娩室及产科病房护士长等人代表浙大妇院接待了考察组领导。

程晓东副院长首先对远道而来的考察组领导致以热情的欢迎,并且详细地介绍了医院的规模及发展。程晓东表示,浙大妇院作为全国首批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浙江省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肩负着引领学科发展、帮扶基层的神圣使命。未来,我院将继续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为推进健康中国,保障母婴安康而奋斗。

徐鑫芬主任作《中国助产专业建设与发展》报告,回顾了助产士分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历程及中国助产的发展现状,感谢联合国人口基金一直以来对我国助产专业发展的帮助和支持。徐鑫芬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助产学科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如助产人力资源匮乏,教育水平、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临床上缺乏有效的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路径,职称体系、助产立法缺失等,导致全国助产士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教育不完善,我国的助产事业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离我国自身的发展目标也有相当大的距离。

助产士分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在谋求发展出路:举办全国性学术交流会,扩大学科影响力,壮大助产队伍;举办助产士规范化培训班,编写基地评审标准,出台助产士咨询门诊、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管理规范,建立助产技术操作指南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助产培训教育,提升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搭建公益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影响范围;创立会徽、会旗、会歌,加强内涵文化建设,提升助产士们的行业归属感。这些成果的背后,凝聚了几代助产人的心血。

与国际早已普遍实行助产士独立注册制度相比,国内尚无完善的法律规范助产士的工作职责。助产专业要在行业中心立足,还必须实现助产立法,建立助产士职称体系,创办助产士专属的期刊,完善晋升和准入制度。这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或将成为阻碍助产发展的瓶颈,未来的发展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因此,徐鑫芬主任作为助产队伍的领头人,呼吁国内外组织加大对助产发展的关注和投入,使其真正成为生殖健康规划的支柱,成为母婴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建设者、见证者和护航者,实现中国助产的复兴之路。

洪腾博士在听取报告后表示:医院是守卫生命的地方,感谢各位在如此繁忙的工作岗位上牺牲这么多时间来接待。他说,我们助产士的工作对推动中国助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一系列人口问题,一些高龄、高危孕产妇、新生儿和青少年更需要被广泛关注,更需要获得帮助。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消除不平等现象,确保助产士能帮助到每一位母亲和新生儿,使之得到最佳的照护。我们将继续和合作伙伴一起支持循证的倡导工作,促进与助产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制定,从而实现这样的目标:接受过正规培训并获得支持的助产士在社区为妇女们提供怀孕和分娩期间所需的热情的、受人尊敬的、文化敏感的保健服务,并为中国实现全面普及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目标做出贡献。助产士是实现宏伟目标的支柱,我们期待着共同努力,支持助产士的工作并实现保障妇女、新生儿和青少年健康的承诺。”

会后,考察团官员在胡引护士长的引导下前往产一科一体化病房参观。人性化的设施、优质的分娩环境、一站式的护理服务获得了官员们的称赞,他们对我院做出了高度评价。在参观过程中,洪腾博士问及医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哪部分最有成就感?哪部分最有挑战?罗琼主任表示,她的职业价值观随着工作的深入和阅历的增加而不断发生着转变。起初可能是一例接生、一台独立完成的手术都会让自己体会到成就感。随着能力的提高,发现可以服务更多人时体会到了更大的成就感。当面临产科急危重症,投入紧急抢救,在最考验医疗力量和急救水平的时刻,则最具挑战和成就感。罗主任呼吁社会及领导加强医疗力量、强化急救技能和水平,保证高危孕产妇的安全。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健康中国行动计划,要强化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实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保障工程。为降低妇女及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我国人口出生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人员充足、结构优化的助产人才队伍迫在眉睫。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引领和推动助产学科及专业的进步。三年来,助产士分会已逐渐成为全国助产人员的交流、培养、提升平台,为推动我国助产队伍建设的同质化,凝聚全国助产人员力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分会必将进一步加快助产适宜技术推广,加强助产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数量充足、技术过硬的高素质的助产人才队伍。同时,也更加需要国际组织、国内专家团体给予广泛支持,共同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期待。